實體主機有很多問題,最常見的就是機房制冷能力下降、需要更多的電力耗損、不斷擴充機櫃空間、越來越複雜的線路配置。而且系統故障後的還原程序複雜且費時,影響停機時間,甚者需要進入現場處理。

而採用伺服器虛擬化平台方案,正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最好解答,更重要的是虛擬化已經是經年累積極其成熟、應用亦廣的技術,市場上已不缺解決方案,但是在開源領域有沒有好用的虛擬化平台可以選擇呢?

方案介紹

在開源領域中的虛擬化方案著實不少,但是要找一套功能豐富足夠企業使用,操作要又能簡單容易上手的可就沒那麼簡單了。不過,在這個世界上還是有相當佛心的團隊為我們帶來了好消息。

Proxmox VE 是一款基於 Debian 為核心的開源伺服器虛擬化平台,支援 KVM (虛擬機)、LXC (容器) 兩大虛擬化技術,在儲存方面則支援 ZFS、Ceph 等多種主流檔案格式與協定,實力相當堅強。

它提供了許多豐富的功能,可以整理幾項重點:

  • 容易上手的 Web 管理介面
  • KVM 虛擬機與 LXC 容器
  • 本機儲存採用 ZFS 軟體定義儲存,亦支援 LVM/LVM-thin
  • 共用儲存支援 FC SAN、iSCSI、NFS、CIFS 等多種協定
  • 分散式儲存則內建 Ceph,或是以 RBD、CephFS 協定連接外部 Ceph 檔案系統
  • 所有節點皆具備叢集管理角色,採用分散式去中心化機制,大幅降低叢集系統的維運負擔
  • 內建完整的快照、備份、複製、複寫等功能
  • 提供不停機的線上/即時遷移功能,並支援跨叢集遷移
  • 提供高可用性 HA 機制
  • 繁體中文操作介面

以絕大多數的企業與單位應用場景而言,Proxmox VE 事實上是綽綽有餘,完全達到商用等級產品的運作能力。若是對於英文操作介面有抗拒者也不成問題,因為我有製作完整的繁體中文語系並已經內建在 Proxmox VE 裡,相信上手沒有困難。

實際案例

上圖是一個大型租賃公司的實際建置案例,採用 11 個節點的 Proxmox VE 超融合架構,成功收容了正式服務區的所有負載並已完美運作多年,足夠應用於多種需求情境。

上圖是一個位於新竹園區的高速運算架構客戶的實際架構,採用 30 個節點的 Proxmox VE 複寫式架構,搭配高速網路與 GPU 透通配置,打造了多種模流分析模擬計算並行作業環境,成功以合理經費創造高經濟價值的整體建置案。

演講簡報

技術文章

取自 blog.jason.tools 網誌最近 Proxmox VE 相關文章。